2018年全球衛星發射數據解讀:衛星發射頻率上升,小型衛星為主要推動力
發布時間:
2018-09-04 17:34
作者:
全球衛星發射量與存量:2017年衛星發射量破歷史記錄
根據美國衛星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,2017年全球發射衛星數量為345顆,同比2016年126顆大幅增長,破歷史記錄,主要歸功于小衛星和立方體衛星的數量大幅增長,2017年全球共發射500kg以下的小衛星310顆,SpaceX計劃在2024年之前通過獵鷹9號火箭發射4425顆小衛星,建立低軌道衛星星座,為全球用戶提供寬帶服務。隨著新技術發展,設計、發射小衛星的成本大大降低。
根據聯合國太空事務辦公室(UNOOSA)記錄,截至2018年8月,共有4857顆衛星在地球軌道上運行,較2017年數量增長4.79%,其中活躍衛星數量為1980顆,占40%左右。2018年1到8月份,聯合國太空研究辦公室已經記錄到有204個衛星被發射到太空,這比2013年之前的任何一年都要多。
目前發射衛星的國家共有81個,運營衛星的國家共有65個,隨著商業供應商介入到衛星發射領域,未來衛星發射數量仍將保持增長趨勢。
全球衛星細分類型分析
根據衛星的用途、所處的軌道為標準,衛星可以細分為不同的種類。根據用途可以劃分為地面觀測衛星、通訊衛星、技術試驗衛星、科學衛星、氣象衛星等,根據衛星所處軌道的不同可以劃分為近地衛星、地球同步軌道衛星、中軌道衛星、高橢圓軌道衛星、赤道軌道衛星等。
——全球存量衛星根據用途分類:通信衛星和地面觀測衛星占絕大比例
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(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)近期更新了他們的“在軌衛星統計數據庫”。截至2018年4月底,在地球軌道上活躍運行的衛星數量為1980顆,同比上年增長13.92%。其中通訊衛星為792顆,同比上年增長6.7%,占衛星總量的42.0%;地面觀測衛星661顆,同比上年增長10.9%,占衛星總量的35.0%;技術開發和示范衛星為213顆,占衛星總量的11.3%;導航定位衛星為121顆,占6.4%。
——2017年新發射衛星根據任務類型分類:地面觀測衛星占49%
根據美國衛星工業協會統計數據,2017年全球共發射衛星數量為345顆,其中地面觀測服務衛星為169顆,占新發射衛星數量的49%;商業通訊衛星為62顆,占18%;氣象衛星占15%,軍事衛星占6%,導航衛星占2%。
——根據所處軌道衛星分類:以觀測類近地衛星為主
截至2018年4月份,根據全球衛星所處軌道進行分類,距離地面250km-1500km的近地軌道衛星數量占衛星總數的62.9%,主要以地面觀測衛星為主;距離地面36000km的地球同步衛星占29.1%,主要以通訊衛星為主;距離地面1000-40000km的橢圓軌道衛星占2.1%。
此外,有57.6%的衛星處于太陽同步軌道上,有22.85%衛星處于非極性傾斜軌道上,有1.69%的衛星處于赤道軌道上。
衛星數量區域分布情況:美國穩居榜首
截至2018年4月,在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國家中,美國以859顆數量遙遙領先,中國擁有250顆衛星,排名第二,俄羅斯擁有146顆衛星排名第三,日本、印度和英國分別運營衛星數量為72顆、55顆和52顆。
2018年上半年衛星發射情況:中美為主要衛星發射國家
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,2018年上半年,全球共發射衛星次數55次,其中中國發射衛星18次,美國發射衛星次數為19次。2018年,美國憑借SpaceX火箭成功發射多顆衛星,中國憑借長征系列火箭,發射衛星數量緊隨美國腳步。2018年中國發射衛星數量預計達到40顆以上。
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《2018-2023年中國衛星通信設備行業 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》。
關鍵詞:
上一頁
關注我們

微博

微店